鱼鳞病

#鱼鳞病

摘要:
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,旧称鱼鳞癣,中医称蛇皮癣。其典型症状为皮肤干燥、粗糙,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,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。该病多在儿童时发病,好治而容易复发,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的危害,但与正常人相比有一些不适的感觉,特别影响人体的外形美,严重者也会出现皮肤裂口、出血等症状,造成极大的痛苦。

关于鱼鳞病的病因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


遗传基因:鱼鳞病是遗传性疾病,根源在于基因的异常。不同类型的鱼鳞病,异常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定位不相同。例如,寻常型鱼鳞病为具有不全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;性联隐性鱼鳞病为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;板层状鱼鳞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;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;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由多个基因如脂氧合酶12(R)(ALOX12B)基因、油脂氧化酶3(ALOXE3)基因的突变引起;迂回性线状鱼鳞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,是由染色体5p32上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5型(SPINK5)基因突变造成。

新陈代谢:鱼鳞病在春秋冬等季节多发,这是因为这个季节气候不稳定,早晚气温偏凉,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下来,血液流动也随之减慢,带给皮肤表层的水分就自然减少,而皮肤水分少了,往往就会出现皮肤干燥等鱼鳞病患者初期的症状表现。

精神因素:神经因素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主要的影响,精神受到过刺激、精神过度紧张、思想过分压抑,也会导致鱼鳞病的诱发或加重。

化学元素:由于全身皮脂腺、汗腺的分布差异以及每个人体质的不同,化学元素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排汗功能。

营养物质缺乏:也是引发鱼鳞病的因素之一。


症状表现

鱼鳞病的症状多种多样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

显性遗传性鱼鳞病:表皮中度角化过度,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。

性联寻常型鱼鳞病:角化过度,颗粒层正常或稍厚。

表皮松解角化过度鱼鳞病:角化过度,表皮细胞松解,颗粒变性。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。掌趾处皮肤正常,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,有时反而增重。

迂回性线状鱼鳞病:出生后不久或幼年时发病,皮损最重部位在躯干和四肢近端,偶见于腕、踝和肘等露出部位。全身症状轻微,为一过性体温升高。

板层状鱼鳞病: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,皮损最重部位也在躯干和四肢近端。皮损与迂回性线状鱼鳞病相似,但程度更重。板层状鱼鳞病的皮损可融合成大片云石状损害,紧贴在皮肤上,剥去后留下湿润的糜烂面和浅溃疡。

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:出生时即有皮肤发红、粗糙,随即出现许多鳞屑和角化过度性损害。病情严重时全身皮肤紧绷、光滑且发亮。可发生鼻孔闭塞、呼吸暂停和眼裂狭小等并发症。

毛周角化过度型鱼鳞病:出生后不久发病。表现为皮肤有毛周性疣状增生和角化过度。患者通常无其他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。

局限性线状鱼鳞病:出生后即可发病。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多处境界清楚的条纹状损害,其长轴与毛囊一致。毛囊周围无炎症表现。

显性不完全外显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: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。皮肤弥漫性潮红或黄红色斑块、表面有广泛的片状角化过度和多发性乳头瘤样增殖。

层状鱼鳞病:表现为四肢伸侧和躯干有大量外观如火炬状的红斑、表面有大量糠秕样鳞屑及表皮剥脱和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。

总之,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,旧称鱼鳞癣,中医称蛇皮癣。多于儿童时发病,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、粗糙,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。

无锡太医堂中医医院是治疗鱼鳞病的专业医院,拥有治疗皮肤病多年经验的专家坐诊,皮肤科医生免费在线咨询,网上预约挂号优先就诊!







诊疗

联系我们

服务热线

0510-88815999
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东路18号

乘车路线

23路公交,63路公交,100路公交,3路公交,722路公交,75路公交,112路公交,102路公交,501路公交,61路公交,311路公交,55路公交

在线预约

关闭
健康热线
在线客服

服务热线

0510-88815999